中國鋼鐵研究總院殷瑞鈺教授在2019(第十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上的報告(節選)
報告要點:
2019年3月30日,中國鋼鐵研究總院殷瑞鈺教授在2019(第十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展上的報告就我國鋼鐵行業產品品牌化問題做了重要報告:
“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中存在的若干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具體包括:
1、資源/能源結構:噸鋼廢鋼消耗少,鐵礦、煤炭消耗多
2、流程結構:高爐-轉爐流程比例大,電爐短流程比例環保。
3、生態欠帳大,技術支撐力不夠,特別是燒結工序和焦化工序,投入不足。
4、質量品牌意識淡薄,重視個別品種,忽視量大面廣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可靠性和適用性;
5、布局結構:無序發展,有的省區鋼鐵產業畸形發展。
6、創新體制尚未完全形成,創新投入不足。
7、企業過分依靠投入刺激增長,債務重、效益差。
······
2009年開始單價>1000美元的鋼材、2010年單價>2000的鋼材出口總量>進口總量,這說明我國高檔鋼材出口競爭力和技術支撐力明顯增強。問題是單價低于600美元的鋼材出口量過大,這是弊大于利的。主要表征是鋼材價格整體下滑對進口鐵礦石起到隱形托市作用,加重國內能耗負荷,增加CO2排放,對環境生態不利。
可見,對中國這樣的大國而言,“精品”這個概念需要研究。時下對“精品”的概念往往被狹隘地理解為取向硅鋼片、高強度管線鋼、高強度汽車板、不銹鋼等所謂的“高端產品”,因而造成了不少企業一哄而上、家家都想生產,貌似興旺的局面;其結果是導致“精品”也是供大于求、價格暴跌,而投資者則債務沉重、現金流緊張。
所謂以“高端品種”為目標的“精品戰略”只應是少數企業的戰略目標,而不應是眾多鋼鐵企業的普適性戰略目標。
如果對精品換一種評價標準,把“精品”理解為質量品牌,即產品實物質量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適用性以及產品的美譽度,則“精品”的戰略概念就具有普適性,廣大用戶也才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梢?,不能將普適性的質量品牌問題與解決一部分高端品種問題混為一談,更不應將質量問題看成是個別品種的“攻關”問題。實際上量大面廣的產品也可以形成具有“品牌效應”的“精品”。”
就實現品牌化的路徑分析
殷瑞鈺教授提出六個觀點:
1、如何認識品牌化?
產品品牌化是在批量化、商品化生產條件下和歷史美譽度傳承下的產品質量概念。不是實驗室樣品、中間實驗條件下的展品質量水平,也不是批量化生產條件下的平均值最高值,更不是從批量生產產品中挑出少量優質品的質量水平。產品品牌化的關鍵是實物質量穩定性、可靠性和適用性。不同于實驗室條件下的所謂“一致性”;不同于傳統生產中的產品合格率;也不同于質量參數中的算術平均值,是持續、穩定概率分布穩定性、使用過程中的質量歷時可靠性,尤其是使用條件下的功能適用性。
2、品牌化將涉及的技術問題
品牌化看似產品問題,其實并不局限于產品的品質,還與制造流程的設計先進性、運行穩定性、裝備質量的穩定和可靠性,制作工藝水平的高低和穩定性、一系列工序/裝置運行工藝參數的優化和“窄窗口”運行有關。
3、要讓管理來“統帥”技術,推動品牌化
品牌不僅與技術有關,更和管理有關。質量管理涉及到人、機、料、法、環等方面的一系列廠內管理;同時必須高度注意和理解用戶方的需求和心理,應該認識到用戶對質量的要求是質量參數的概率分布穩定性,不是供方產品的平均值、最高值,而是可能出現的最差值、最低值(雖然也是合格品)。這就是大批量、商品化持續供貨條件下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適用性,而不是實驗室條件下的“一致性”概念。
4、統籌品牌化與美譽度的關系
產品品牌的美譽度特別體現在產品的適用性和企業的誠信信譽與及時、周到的服務上。這不是一時、一事短期內的行為,這是個長期的歷史積淀和企業文化的歷史傳承發揚,一般需要五年、十年、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傳承和積累。
5、統籌品牌化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產品質量、品牌與企業文化息息相關,文化是品牌的底蘊。
什么是文化呢?愛德華·伯內特·泰勒認為,文化是“人類在自身的歷史經驗中的包羅萬象的復合體”。文化的主體是“人們”
“人們”的素質烘托出群體的文化,群體的文化熏陶、引導“人們”的素質。文化的內涵是反映在多個層面上的:
—精神理念。這是文化的精髓和靈魂
—技能、知識
—制度、法規
—禮儀、規范
—習俗、習慣
文化是可以生成、傳承和發揚的,文化也是可以湮滅的。文化可以被不斷創新,也隨時代的發展而變遷。也就是說在認識和關注文化時,必須注意文化的變遷性和場境性。
6、將品牌化作為撬動鋼鐵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支點
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指引下,在先進文化的推動下,以推動品牌化化為支點,是中國鋼鐵工業進入世界鋼國的重要杠桿。這猶如一個杠桿力學系統,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支點,オ能撬動一個重量很大的物體上升到期望的位置。中國鋼鐵工業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其中不乏優質資產、優秀的冶金專家,冶金人才,然而不能否認,諸多中國鋼廠的綜合實カ是分層次的,特別是在產品質量水平、管理水平上都存在著分層次問題,如何使其中相當大的部分進入世界一流方陣,除了淘汰一批落后產能、落后裝備、落后產品以外,找準產品品牌化這一支點是普適的、至關重的。品牌化作為鋼鐵工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性支點是普適的。是適用在絕大多數企業的是適用幾乎所有產品的,是適合于不同市場領域的,是適用在各行業的。這不同于突破個別“高端”品種的攻關活動,當然,高端品種攻關固然非常重要,但這只是少數企業的事。品牌化不同于品種化,不同于個別品種的“攻關”,更不是靠做虛夸的廣告宣傳。品牌化應該作為一個產業、企業戰略轉型升級的戰略支點來認識。”